当下,A股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正紧锣密鼓披露。上市公司分红成各方关注的一大焦点。截至3月底,沪深两市共748家上市公司公告2024年报分红,金额合计9544.6亿元。越来越多投资者分享到企业发展的红利。
百亿大手笔分红频现
分红,就是上市公司拿出部分盈利分给股东,是回报投资者的重要方式。年报季开启以来,上市公司亮出业绩的同时,纷纷官宣分红方案。
百亿元级的超大红包频频出现,看得人眼花缭乱。从目前分红金额看,工商银行的分红金额位列前茅。工商银行公告称,基于良好的业绩,拟派发2024年末期普通股现金股息,每10股1.646元,派息总额约为586.64亿元。如加上去年实施的511亿元中期分红,宇宙行全年分红总额接近1100亿元,创下新高。
国有六大行近年来一直保持着大手笔,分红比例均超30%,2024年拟派发的年度总金额超4200亿元。三大运营商同样慷慨,拟分红金额总计约600亿元,其中中国移动拟派发末期股息494.45亿元。还有多家中字头上市公司阔绰分红,中国神华拟分红449.03亿元,中国石化拟分红169.79亿元。中国平安、中远海控拟分红金额也在百亿元以上。
一些盈利能力强的头部民企,也逐渐成为分红主力。如白色家电巨头美的集团抛出每10股派现35元、高达267亿元的分红方案。宁德时代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分红45.53元,分红总额约199.76亿元。比亚迪2024年业绩创历史新高,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9.74元,现金分红金额约120.77亿元。
中小市值公司加入分红行列
银行、保险等传统高分红行业的上市公司,继续保持大额分红,并且分红比例有一定幅度提升。从分红比例来看,招商银行暂居A股上市银行首位。该行董事长缪建民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,自2013年起就把保持30%以上的分红率写入公司章程。去年现金分红比例达到35.3%,每股现金分红两元钱,分红率相当不错。
更高比例、更高频次、更多公司和更小市值。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,2024年上市公司分红呈现出诸多新特点。比如中期分红企业数量增加,年内多次分红渐成常态。工商银行就在2024年首次实施中期分红,将分红频次由一年一次调整为一年两次,进一步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。
越来越多来自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,也开始重视现金分红。如医美行业头部企业爱美客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8元,现金分红金额11.45亿元,占当年归母净利润的近六成。游戏企业吉比特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元,全年现金分红7.18亿元,分红比例达到75.94%。
以往分红多集中在大型蓝筹股,但近年来随着监管鼓励、市场环境变化,不少中小市值的公司也加入分红行列。田利辉表示,这意味着对分红的认同和支持已形成更广泛的市场基础。
分红与可持续发展应取平衡
分红一直是投资者关注、投资上市公司的重要维度。积极引导上市公司分红,近年来被监管方面屡屡提及。
去年4月,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出台,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,明确提出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,限制大股东减持、实施风险警示。自今年1月1日起,中国结算对沪深市场A股分红派息手续费实施减半收取的优惠措施。
随着一系列措施落地,上市公司分红积极性在持续提升。田利辉称,政策正在显效mdash;mdash;分红规模创新高,七成公司连续分红,中小企业的参与度在提升。
一些多年不分红的上市公司,也在重启分红。比如郑州银行拟推出1.82亿元的现金分红计划,分红比例为9.69%。而此前该行已连续4年盈利却未进行现金分红。
不过,如果上市公司业绩连年下滑仍保持高比例分红,也可能引发质疑。业内人士认为,在分红回报股东和企业自身发展之间,上市公司应该求得一种平衡。只有形成市场认同的可持续分红,才能提升中小投资者的获得感。田利辉表示,分红规模扩大但需提升质量,政策需引导企业平衡回报与可持续发展,进而推动A股从融资市向投资市深度转型。
当下,A股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正紧锣密鼓披露。上市公司分红成各方关注的一大焦点。截至3月底,沪深两市共748家上市公司公告2024年报分红,金额合计9544.6亿元。越来越多投资者分享到企业发展的红利。
百亿大手笔分红频现
分红,就是上市公司拿出部分盈利分给股东,是回报投资者的重要方式。年报季开启以来,上市公司亮出业绩的同时,纷纷官宣分红方案。
百亿元级的超大红包频频出现,看得人眼花缭乱。从目前分红金额看,工商银行的分红金额位列前茅。工商银行公告称,基于良好的业绩,拟派发2024年末期普通股现金股息,每10股1.646元,派息总额约为586.64亿元。如加上去年实施的511亿元中期分红,宇宙行全年分红总额接近1100亿元,创下新高。
国有六大行近年来一直保持着大手笔,分红比例均超30%,2024年拟派发的年度总金额超4200亿元。三大运营商同样慷慨,拟分红金额总计约600亿元,其中中国移动拟派发末期股息494.45亿元。还有多家中字头上市公司阔绰分红,中国神华拟分红449.03亿元,中国石化拟分红169.79亿元。中国平安、中远海控拟分红金额也在百亿元以上。
一些盈利能力强的头部民企,也逐渐成为分红主力。如白色家电巨头美的集团抛出每10股派现35元、高达267亿元的分红方案。宁德时代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分红45.53元,分红总额约199.76亿元。比亚迪2024年业绩创历史新高,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9.74元,现金分红金额约120.77亿元。
中小市值公司加入分红行列
银行、保险等传统高分红行业的上市公司,继续保持大额分红,并且分红比例有一定幅度提升。从分红比例来看,招商银行暂居A股上市银行首位。该行董事长缪建民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,自2013年起就把保持30%以上的分红率写入公司章程。去年现金分红比例达到35.3%,每股现金分红两元钱,分红率相当不错。
更高比例、更高频次、更多公司和更小市值。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,2024年上市公司分红呈现出诸多新特点。比如中期分红企业数量增加,年内多次分红渐成常态。工商银行就在2024年首次实施中期分红,将分红频次由一年一次调整为一年两次,进一步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。
越来越多来自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,也开始重视现金分红。如医美行业头部企业爱美客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8元,现金分红金额11.45亿元,占当年归母净利润的近六成。游戏企业吉比特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元,全年现金分红7.18亿元,分红比例达到75.94%。
以往分红多集中在大型蓝筹股,但近年来随着监管鼓励、市场环境变化,不少中小市值的公司也加入分红行列。田利辉表示,这意味着对分红的认同和支持已形成更广泛的市场基础。
分红与可持续发展应取平衡
分红一直是投资者关注、投资上市公司的重要维度。积极引导上市公司分红,近年来被监管方面屡屡提及。
去年4月,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出台,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,明确提出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,限制大股东减持、实施风险警示。自今年1月1日起,中国结算对沪深市场A股分红派息手续费实施减半收取的优惠措施。
随着一系列措施落地,上市公司分红积极性在持续提升。田利辉称,政策正在显效mdash;mdash;分红规模创新高,七成公司连续分红,中小企业的参与度在提升。
一些多年不分红的上市公司,也在重启分红。比如郑州银行拟推出1.82亿元的现金分红计划,分红比例为9.69%。而此前该行已连续4年盈利却未进行现金分红。
不过,如果上市公司业绩连年下滑仍保持高比例分红,也可能引发质疑。业内人士认为,在分红回报股东和企业自身发展之间,上市公司应该求得一种平衡。只有形成市场认同的可持续分红,才能提升中小投资者的获得感。田利辉表示,分红规模扩大但需提升质量,政策需引导企业平衡回报与可持续发展,进而推动A股从融资市向投资市深度转型。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