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 大众快讯新闻>>热点

世界孤独症日:妈妈的“星星工坊”

来源:新华网时间:2025-04-02 18:14阅读量:14102   

清晨,走进辽宁盘锦市兴隆台区园林巷,循着面香可以找到一家50余平方米的馒头店。如果是第一次来,很难发现这里的店员是患有孤独症的孩子。面对到访,他们笑容稍显青涩,语速缓慢但足够温柔:“欢迎光临。”

这间馒头店是三位孤独症孩子妈妈的“星星工坊”,她们因为孤独症康复训练而相识。在这间小小的馒头店里,三个孤独症孩子渐渐融入社会,让妈妈们点亮了希望,社会也因此多了一束温暖的光。

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。记者走进这间小小的馒头店,推开店门,蒸笼的热气扑面而来。后厨里,三位妈妈正忙着和面、捏花卷,三个孩子接力将花卷摆放整齐,放进蒸笼。馒头的香气,唤醒了园林巷的清晨。

孤独症孩子的妈妈们正在制作面食。新华社发

“这些工作他们已经很熟练了,只是他们有时会很执着,坚持要把花卷朝一个方向摆放整齐。”范海燕是这家店的合伙人之一,由于每天做面食,她的手指关节已经有了厚厚的茧子。

范海燕的孩子吴英弘今年22岁,被确诊为孤独症后,很少与社会上的人接触。“其实我们这几个妈妈,都有一个愿望,希望孩子能走出去自食其力,哪怕只是最简单的装袋、送货。”范海燕说。

2023年夏天,范海燕和几个妈妈决定共同创业,学习技术、选店装修。起初,这几个孩子与人对视都困难,如今却能主动说“欢迎光临”。当客人走时,他们经常会露出牙齿,笑盈盈地说:“欢迎下次再来”。一些熟客的订单,他们可以独立完成配送。发工资后,孩子们还会偷偷为妈妈购买礼物。

这间馒头店里,用爱聚起了点点“星光”。很多来往的客人了解店内情况后,有的会多付一点钱表示心意,有的把自己的邻居、舞伴喊来购买馒头,他们都主动笑着和这几个孩子打招呼,时不时竖起大拇指鼓励他们。

两个孤独症孩子正在馒头店里工作。新华社发

孤独症孩子成年后如何就业?范海燕在寻找着自己的答案。在辽宁省各地,也在通过支持孤独症家庭创业、举办技能培训会、给招聘孤独症患者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,让更多“星星的孩子”能走出家门,融入社会。

中午时分,馒头店的客人渐渐变少,妈妈们又开始新一轮的忙碌。面团在掌心揉捏成形,屋内蒸汽升腾,小店变得朦胧起来,看着吴英弘在窗户上轻轻写着字,范海燕觉得生活变得轻盈而闪亮。

1年多来,这些孩子都在慢慢成长,过去需要妈妈们指挥干活,现在店里有什么活都会主动干。“以前在家的时候,每天都很愁,孩子未来怎么办,现在每天都很忙,很快乐。”范海燕说,在这里,生活永远充满希望。
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